特朗普暂停多国关税90天,但中国商品关税却飙升至125%

投顾猫
2025-04-11

2025年4月10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通过社交媒体宣布,授权对未采取报复行动的国家暂停征收互惠关税90天,同时将相关关税税率大幅降至10%,并立即生效。不过,针对中国商品的新关税政策却截然相反——税率被提高至125%,这一政策分化或将引发市场剧烈震荡。


图片


美股科技股领涨,流动性宽松预期升温

受关税暂停及税率下调提振,纳斯达克指数一度涨幅超过10%。其中,特斯拉、苹果、英伟达等供应链全球化企业涨幅居前(特斯拉+16%,苹果+12%)。此类企业因业务广泛分布于全球,关税压力的减轻直接改善其成本结构与盈利预期,从而受到投资者热捧。


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升,也推动了加密货币市场的上扬,比特币价格突破8万美元大关,涨幅达3.8%。此番避险资产与风险资产同步走强的现象,深刻反映出资金在面对复杂政策环境时,试图通过多元资产配置来对冲政策不确定性风险的迫切需求。


投资策略建议:短期内,私募投资者可考虑适当增持受益于关税放松的美股,如科技、高端制造以及出口导向型企业。不过,鉴于政策反复无常的特性,必须时刻警惕政策风向突变引发的获利回吐风险,做好风险管理与仓位控制。


3.jpg


中国高关税冲击:供应链重构与替代机遇

高达125%的关税无疑给中国商品出口带来沉重打击,可能致使出口量骤降。而对于依赖中国供应链的美国企业,尤其是零售、电子产品等行业,则将面临原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大幅上升的困境,进而对其利润空间与市场竞争力产生负面影响,中概股及相关对华依赖行业的股价也因此承压。


替代性机会:随着供应链加速重构,东南亚、墨西哥等地区的制造业迎来发展契机。这些地区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、地理位置便利性等因素,有望承接从中国转移出的部分产能。投资者可重点关注当地制造业龙头企业,以及与之配套的物流基建板块,提前布局分享供应链转移带来的红利。


图片


90天“窗口期”的博弈本质

特朗普声称暂停关税是为推动达成 “公平协议”,但白宫4月7日曾否认该政策,三日后又落地实施,充分凸显出美国内部决策过程中的矛盾与分歧。这种政策出台的戏剧性,无疑加剧了市场对未来政策走向的担忧。


风险提示:这90天的 “窗口期” 并非政策稳定期,而是各方激烈博弈的关键阶段。若在90天内相关谈判未能达成令美国满意的预期结果,关税极有可能再度反弹,届时市场波动率将急剧攀升。因此,私募投资者务必动态跟踪美欧、美日等关键双边谈判进展,及时洞察政策风向转变,以便提前调整投资策略。


图片


中美关系紧张化下的避险需求

随着对华关税飙升,中方极有可能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,诸如限制稀土出口、抛售美债等。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加剧地缘政治风险,在此背景下,黄金、日元等传统避险资产的配置价值显著上升。


私募投资者在构建权益投资组合时,可适当增加防御性板块的权重,如公用事业、必需消费品等行业,这些行业需求相对稳定,受宏观经济波动及政策冲击影响较小。同时,合理运用期权工具,对投资组合的尾部风险进行有效对冲,降低极端市场行情下的潜在损失。


图片


私募策略调整方向

1. 主动管理:聚焦政策敏感型资产

  • 增加对关税敏感行业的波段操作,例如利用消息面波动捕捉科技股短期溢价。
  • 关注“关税豁免清单”潜在调整,提前布局可能纳入清单的细分领域,如医疗器械、环保技术等。

2. 分散化与全球化配置
  • 降低单一市场暴露,增配受关税影响较小的新兴市场(如印度、越南股市)。

  • 通过QDII或离岸基金布局东南亚制造业ETF及美股科技基金。


3. 量化模型迭代

  • 将政策波动率纳入风险因子,优化组合回撤控制。

  • 利用自然语言处理(NLP)实时监测特朗普社交媒体动态,捕捉市场情绪拐点。

图片


特朗普关税政策虽在短期内提振了部分市场情绪,但90天的“政策缓刑”本质是高风险博弈窗口。私募投资者在把握结构性机会的同时,必须时刻保持警惕,通过科学合理的行业轮动策略、灵活运用对冲工具,以及全球化资产配置等手段,平衡投资收益与风险。建议私募机构优先召开投资决策委员会会议,全面审议投资组合调整方案,并密切跟踪4月中美首轮谈判释放的关键信号,以便及时、精准地调整投资策略,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实现资产的稳健增值。


注:本文综合整理自网络公开信息,不构成投资建议;具体操作需结合个体风险偏好与合规要求。

分享
写评论...